马慧娟代表:普及“人工智能+养老服务”

来源: aicg搜索 日期:2025-05-04 10:33:34
aicg搜索首页AI教程资讯 → 马慧娟代表:普及“人工智能+养老服务”
马慧娟代表:普及“人工智能+养老服务”

“老龄化社会,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旺盛。北京应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资源富集优势,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,努力打造全国智慧治理示范标杆。”市人大代表、北京市君泽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慧娟关注“老老人”群体,今年带来一份《关于加强人工智能在老年人帮扶中应用》的建议,力求推动“人工智能+养老服务”在基层的普及应用和场景创新。

马慧娟在去年的代表履职调研中发现,目前北京已有社区创新开发了智慧养老服务平台,运用远程健康监测和智能看护技术,实现对空巢、独居老人的日常照护;部分养老机构开发了智能养老需求响应平台,集成互联网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信息技术,为老年人提供及时响应、全域覆盖的养老服务;还有一些养老服务机构通过远程健康监测、智能看护、远程医疗问诊等方式,实现了智慧医养、智慧康养服务。

但她也观察到,人工智能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应用尚有局限,主要集中在部分养老机构或高端社区,仍存在“点状分布”问题。

马慧娟建议,北京应加大对智慧养老服务的政策扶持力度,推进养老服务机构、社区养老设施、居家养老平台的智能化升级,创新“人工智能+养老服务”等新型供给模式,建立智慧养老服务标准体系,规范服务流程。同时,建立健全老年人健康档案和服务信息管理制度,切实保护老年人在智能养老平台上的个人隐私,增强老年人对智能化服务的信任度。

她还列举了一些应用场景,提出了智能养老服务的拓展方向。如围绕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、健康监测、紧急救助等核心需求,开发智能穿戴设备、智能床垫、智能药箱等产品;针对失能、失智等特殊群体,重点发展智能康复辅具和照护机器人;推进智能安防系统在养老机构和居家场景的应用,实现对老年人行为轨迹和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。

在产品交互设计方面,她认为可多采用语音交互、大字体显示、一键呼叫等简便操作方式,降低老年人使用门槛。此外,应通过**补贴、企业让利等方式,降低智能养老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,并建立面向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智能养老设备援助机制,保障他们的基本智能养老服务需求。

读完这篇文章后,您心情如何?

  • 0 喜欢喜欢
  • 0 顶
  • 0 无聊无聊
  • 0 围观围观
  • 0 囧
  • 0 难过难过
相关资讯
推荐阅读
网友评论

热门评论

最新评论

发表评论

昵称:
表情: 高兴 可 汗 我不要 害羞 好 下下下 送花 屎 亲亲
字数: 0/500 (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)
相关推送
1CodeGeex查看 2AI提示语查看 3免费ChatGPT中文版—ChatGai查看 4Tiamat AI查看 5Pictory查看 6aiXcoder查看 7即创 — 字节跳动查看 8山海大模型 — 云知声查看
AI使用攻略
更多+

CG艺术长廊 | AI技术前沿 | 创新应用案例 | 行业深度解析 | 搜索技巧指南 | 社区互动论坛 | AI教程资讯 | 网站地图

Copyright 2009-2016 //www.aisoh.cc/ 版权所有